新课程下的中学语文教学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13 13:13:00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新课程的进展
自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教材在全国38个实验区开始实验以来,目前已有2576个区县实施了新课程,覆盖面已达到90%。教育部部长周济在04年6月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会议的讲话中总结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五项阶段性成果,还在教育部8号文件中对于推进课程改革提出了两点要求:
(一)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五要五不准”:
1、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评价观,不准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2、要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律免试就近入学,不准小学、初中招生举行选拔考试。
3、要坚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准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
4、要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准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补课。
5、要坚持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不准按考试成绩排队。
(二)求真务实,扎实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广工作
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1、“基础”与“创新”的关系
2、严格要求与生动活泼的关系
3、减轻负担与刻苦学习的关系
二、新课程的实施
有的教师觉得素质教育不好捉摸,应试教育却具有可操作性。也有的老师说,中考和高考的方案不改革,新课程就没办法真正有效地实施。应思考的是,是课程服从考试,还是考试服从目标?新的思维方式是:首先确定培养目标,根据目标制定课程,然后才是确定评价方式,包括考试。
这次课程改革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总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尤其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我们当然要体现时代和社会对语文提出的要求,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指导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这是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手段的现代化以及新一代中学生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也不应该“万丈高楼平地起”,完全重起炉灶。“不能今天否定昨天,明天否定今天,不停地翻烙饼,那样会使我们的教育永远在废墟上重建,永远是零起点”。不能全盘照搬国外的做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正确处理掌握基础知识与培养创新精神的关系。
2、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我们不能因为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