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13 0:38: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十二、济南的冬天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1、2、3、4
难点:目标2、3、4

三、教学用时:3课时

四、课型:讲读课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板书课题。学生交流自己查的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教师简介作者)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让学生了解这些,是为了理解为什么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如此了解,文中的情为什么那么浓。)
2、解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提示的地点和季节——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
3、分段朗读课文,师生混读,随机停顿,请其他学生接力。这样可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4、理清文章脉络:
问题: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的?
(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发言;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内容及课文内容进行评价订正归纳小结)
明确:天气 雪后山景  水上景
5、分析第1自然段:
 作者用了什么写法突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
 对比写法:北平(多风)      济南(无风声)
         伦敦(多雾)      济南(无重雾)
         热带(日光毒、“响亮”) 济南(无毒日)
 特点:“温晴”——推论:“宝地”
6、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明确: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7、提问: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明确: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8、提问: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l)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