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8张,生动有趣,分析深入。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并有配套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东台市实验初中 丁同杰
【教学目标】
1. 明白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
2.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大家都熟悉吧?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他的小品,请看大屏幕:
问:这段视频很有趣,对吧?这个小品大家熟悉吗?小品的名称你知道吗?赵本山的《卖车》。老师截取了一段,在这一段里,范伟正在为自己的智商讨个说法,赵本山向范伟所提的问题,范伟答错了吗?
为什么范伟的答案跟赵本山的老是不一样呢?(生1:因为他们两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生2:因为他们思维的方式也不一样。生3:因为范伟的思路太狭窄,想法也太老套了。)
看来,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思维的模式,就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美国的实业家罗迦费因格写的一篇文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板书课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探究问题:
1、好,接下来请大家从课文中选择你喜欢的或你认为重要的几个段落,大声朗读。
(投影,学生读书)(3分钟)
2、同学们读得很投入,让我们来做个思维测试,看看大家有没有收获?
看到这个图形,你会想到什么?
同学们的答案丰富多彩,看来大家捕捉阅读信息的能力还是不错的,通过初读课文,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并试着去寻找多种答案。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要具有怎样的思维才能达到这一点呢?
有赖于创造性思维,这是答案不止一个得关键因素。
4、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这些要素体现在课文的5、6两节,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
能把这两段所表达的意思简单地概括一下吗?(投影,老师再强调一下。)
5、那么,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
人人都具有创造力。
师:人人都具有创造力是否意味着人人都能有所创造呢?
生:否,要让学生讲述理由。
因为有的人富有创造力,而有些人缺乏创造力。
富有创造力的人能注意细小的想法。
看来能否有所创造关键在于能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齐读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