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小题,约13430字。
福建省永春一中、培元中学、季延中学、石光华侨联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总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1.默写下面常见的名句名篇。(8题选6题)(6分)
⑴ ,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前赤壁赋》)
⑵羁鸟恋旧林,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⑶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⑷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⑸奈何取之尽锱铢, ?(杜牧《阿房宫赋》)
⑹位卑则足羞, 。 (韩愈《师说》)
⑺雁过也,正伤心, 。(李清照《声声慢》)
⑻故垒西边,人道是,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
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 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除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其为政,孅细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先是,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将卒,时凌虐小民。钟在,敛迹不敢肆。虽上官及他省吏过其地者,咸心惮之。
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迁御史。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思忠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皆贤之。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
(节选自《明史》卷一六一)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越三日,召诘之曰 诘:责问 B.郡佐以下,动遭笞缚 笞:鞭子
C.单门寒士多见振赡 振:赈济 D.或为匿名书毁亮 毁:诋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来到苏州后,况钟巧使计谋,严惩了营私舞弊的不法之吏,震动了全府上下,从而使官吏全都依法行事。
B.为了把地方治理好,况钟曾用簿籍记录地方上的善恶之事,以防止下属行奸作伪,使吏治得到了很好的整顿。
C.况钟不仅为政刚正,而且也礼贤敬德,爱惜人才,他竭力推荐了寒门之士邹亮,使之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D.况钟任职期间,深得百姓爱戴,百姓多次请求让他留任;死后,百姓聚集痛哭,立祠纪念。
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钟用尚书蹇义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3分)
译文:
(2)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3分)
译文:
(3)虽上官及他省吏过其地者,咸心惮之。(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①晚秋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