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教学构思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15 15:00: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00字。《指南录后序》教学构思
  苏教版必修三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是文言单元。当告知学生我们将学习这一专题时,学生立即显示出不愉快的表情,从中可感知学生对文言的厌烦。确实,回想一下自己上学时文言教学不是“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就是“全文背诵”。重文言词句解释,轻文意思想情感的体悟,把一篇篇有血有肉、形象生动而又丰富深刻的文章上成了枯燥乏味的古汉语知识课。这种由教师主导的介绍——翻译——分析三部曲式的授课方式,导致文言文教学枯燥无味,学生“敬而远之”,教师自己则“怅然若失”。因此,找回教学的快乐,让学生快乐地主动学习,是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的必由之路。结合新课程下探究式学习模式,我们倡导自读——质疑——讨论的教学程序,要将 “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我以《指南录后序》的教学为例做了如下尝试:
  一、 以人引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文言文教学也概莫能外。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用情感打动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地“知人论世”,努力实现“亲其人,信其文”。
  我首先调查了学生对文天祥的了解情况,发现学生在初中已学了其代表作《过零丁洋》,尽管熟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对文天祥其人并不怎么了解。为此我布置学生查找相关材料,学生自己动手既增加了积极性又获得了丰富的材料。在此基础上找寻到了自己与作者的相通点,缩小与作者之间的距离, 培养自己对作者的喜爱之情。
  1.作者其他代表作
  《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扬子江》“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满江红》“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
  2. 古人评价诗作:例,读《指南录后序》有感
  漫游诗书拜奇文,先生光辉耀如今。
  耿耿正气塞天地,杲杲丹心照乾坤。
  身似飘蓬历百劫,志若鲲鹏望一心。
  强虏灰飞烟灭日,信公九泉应笑慰。
  3. 文天祥的人生经历和考状元的逸事。(当年文天祥参加殿试,皇上犹豫不决,到底该将状元这一称号给谁。无意中得知21岁的文天祥字“宋瑞”,皇上龙颜大悦,尤其是在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他更觉得这是上天赐予自己的吉兆,于是毫不犹豫地点文天祥为新科状元。)
  4. 文天祥出使的必然性:谢太后执意投降,竟然向元朝“求称侄纳币,不从;称侄孙,不从;命用臣礼”。满朝文武纷纷弃官而逃,文班官员仅剩6人。更有甚者,丞相留梦炎、陈宜中竟连夜出城投降。
  5. 文天祥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面对死亡时“吾南朝状元宰相,但欠一死报国,刀锯鼎镬,非所惧也”;柴市刑场被处死后,留下了“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忆,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的《衣带赞》。
  古语有云:“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我们也可以说:古人之心, 今人之心也。要实现这种心灵及情感的相通,仅仅将“ 知人论世” 理解为三言两语的背景介绍或作者简介是不够的。只有使古人活起来,走近学生的生活,并使学生设身处地地参与古人的生活,充分地“知人论世”,努力实现“亲其人,信其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