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思想与语文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五行思想与语文
河南省台前县第一中学 张福强 邮箱pytqz@tom.com
邮编 457600 电话 13939384156(希望发表在省级教育类CN刊物上)
在教学中,尤其古代文学,我们常常遇到一些词语和文化常识令人很费解。如,秦朝百姓叫黔首、黎民。杜甫诗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其中“青春”作“春天”讲。司春之神叫青帝,太子所居东宫叫青宫,秋天称之为商秋、商素,秋风叫商风,又叫金风,另有一些建筑、方位的名称等等。实际上这些问题应从中国的五行观念说起。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甲上街买物品,路遇乙。乙问甲:“去做什么?”甲说:“去买东西。”乙戏道:“为何不买南北?”甲道:“东为木,西为金,南为火,北为水。金木可以用篮子盛,而水火又怎能买来盛?故说买东西。”从这里可以看出五行思维是以社会为对象的唯物论,这种观念是中国最初的哲学思维,反映了人类对社会的朴素认识。而五行的象征意义及诸事物的对应关系,则广泛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就五字文化来说,五字文化包罗万象:天有五星长明,地有五行克生,君有五帝为神,人有五伦之亲,品有五德相形,师有五经之训,食有五谷丰登,山有五岳盛名,水有五湖之分,位有五方之说,……现列举部分如下: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 ∣ ∣ ∣ ∣
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