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信客》教学方案
设计者:广州大学01中本五班吕良韵
课题:《信客》 所体现的教学理论和理念:1、《信客》是余秋雨的一篇很有名的散文。这篇散文文字质朴而典雅,精辟而畅达。其表达出的精神意韵也值得八年级的学生挖掘与学习。故此,我认为学习此散文,要在文字层面和精神精神层面加以探究,老师在学生总体感知课文后要适当地加以启发,在以上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以达到教学目标。 2、新课程标准要求八年级的学生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同时,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上有自己的心得,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有说服力。这些要求决定了在阅读此课文时学生必须有讨论这一环节,一方面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得到启发,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讨论中能使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最终达到学习目标。3、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信客》这一散文深刻地反映出这一点,所以在《信客》的讲读中尤其注重分析人物性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课题,识记生字词和把握课文内容。 2、体味信客语言、行动和心理的描写,把握信客的品格。 3、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学习信客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感受本文的语言,学习人物的品格。
教学对象及分析:初二学生,班中学生语文虽基础不一,但都有自己情感体验,能提出自己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问题。
教学方法:1、自学点拨法 2、诵读法
教学过程:一、 导入:(2分钟)故事导入法与设置悬念导入法的结合: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余秋雨介绍→《信客》(余秋雨,浙江人,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戏剧理论史稿》、《文明的碎片》等,获得过很多奖项,是我国一个著名学者,其作品充满着浓重的文化内涵。)二、 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每部分信客的经历及所体现的品格,并用笔写下。同时老师在黑板板书:(8分钟)灰黯、吊唁、诘问、噩耗、焦灼、文绉绉、颠沛、跋涉、琢磨明确: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抓住信客的经历,为了解信客的品格作好准备。2、 学生上讲台注音。教师评点。(3分钟)3、 合作探究:教师提问信客的经历,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补充后点名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并根据回答内容板书:(13分钟)提问:①信客一生的经历:发信收信(生活贫穷)→终年跋涉,非常辛苦→谋生者客死他乡,充当代理人→遭人诬陷欺凌→代写书信→担任校长(有深厚的阅历)②从信客的遭遇中引导学生总结出信客的品格:(诚实无私、任劳任怨、待人宽容、默默奉献、恪尽职守、洁身自好、善良厚道。)③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要先写老信客?一是暗示路途艰险二是强调职业道德,倡导诚信可贵。(见书本笔记)④文中提到两个信客,你喜欢哪一个多点?长者:可敬,悲剧英雄形象 年轻者:尽职、大度、博学三、 品味文章语言。(8分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