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12 13:12: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小题,约8220字。
  河南省开封市
  2009—2010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 分。满分150分。
  注意 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卷上。
  2.第1卷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生交卷时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宇。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捆扎     挣扎     扎堆聊天     安营扎寨
  B.绯红     扉页     斐然成章     缠绵俳恻
  C.奏折     折皱     令人折服     损兵折将
  D.毁谤     依傍     大雨滂沱     气势磅礴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2010年澳网公开赛中,世界排名第一的小威廉姆斯奋力抵挡住海宁的凶猛反扑而夺
  冠,但她获胜也不是余勇可贾,而是使尽了力气,手臂都酸软了。
  B.中国古典小说多有续书现象,即如《红楼梦》问世后,续写者络绎不绝,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成就可以与原书媲美,这是不容置疑的。
  C.“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散文全面繁荣,许多评论家摒弃述而不作的陋习,纷纷提出有个人见地和研究价值的观点学说。
  D.在不久前非洲杯A组的比赛中,尽管东道主安哥拉队在上半场攻势甚猛,但阿尔及
  利亚队却连续化解了数次险情,最后两队都未能破门,只得以0:0握手言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本报报道了通许民警于江桦在海地太子港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忠实履行使命的消息
  后,引来众多媒体和市民对此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B.旨在彰显大宋魅力、打造别样春节的开封第十一届翰园春节祭祖大庙会于农历正月
  初一至正月二十二隆重举行,规模比往年更大、更热闹、更火爆。
  C.我们急匆匆地跟在掌声的后面追逐一些看不见的东西,实际是朝着别人成功过的目[来       标奔跑,重复别人走过的路,在别人嚼剩的残渣中寻觅零星的营养。[
  D.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郊的蒙山大佛,始凿于公元551年,是露天雕凿的首座中国摩
  崖大佛,但由于当地长期进行煤炭开采,它将成为“斜佛”。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几乎所有人都怕犯错误,               ;               ;               ;
  ;               ;                ;“犯错误”简直是他们的一种常备心态。  
  ①真正的文学家总是人类思维成果和感觉定势的挑战者
  ②没有一本优秀的小说或诗歌,是循规蹈矩写出来的
  ③把女人比作鲜花,把土地比作母亲,这些比喻初创之时,不都是物类混淆的“错误”么
  ④犯错误却是人类的专长,是作家最重要的本领
  ⑤而把声音当色彩来写,把味觉当触觉来写,这些手法对实际而言不都是感觉乱套的
  “错误”么
  ⑥没有前人胡思乱想地犯下这些个“错误”,怎么会有今天的文学
  A.③②①⑥④⑤     B.③⑤⑥①②④    
  C.④①②⑤③⑥     D.④③⑤②⑥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汉代的《诗经》学,有今文派古文派之分。齐人辕固生、鲁人申培公及燕人韩婴三家所
  传诗是今文派,鲁人毛亨作《诗故训传》,是古文派。西汉时,齐鲁韩三家都是诗学界的权
  威;毛诗初先只在民间传授,东汉著名学者郑众、贾逵、马融、郑玄等大力提倡毛诗,郑玄写了《毛诗传笺》,毛诗开始流行。陆德明《经典释文》说“自郑笺既行,而齐鲁韩三家遂废”,这是事实。但郑笺与毛传常有出入,亦互有得失。郑玄笺诗除文字训诂外,偶亦借题发挥,感伤时事,和毛传仅仅局限于文字劫l诂有所不同。
  魏晋以来的学者,对毛传郑笺的优劣意见不一,争辩历数百年无定论。实际上,毛传
  郑笺所不同者主要还是文字训诂方面的问题,至于宗奉小序、主张美刺则是相同的。唐孔
  颖达著《毛诗正义》,汇集了魏晋南北朝学者研究《诗经》的成绩,很有参考价值;但孔颖达恪守“疏不破注’’的原则,对毛郑说诗的分歧只作弥缝,不加判断。应该说,《诗经》学从汉到唐,大都没有越出毛传郑笺的范围。到了宋代,方才获得革新。欧阳修、郑樵、王质等对毛郑的说诗开始怀疑,欧阳修作《诗本义》,郑樵作《诗辩妄》,王质作《诗总闻》,攻击诗序,驳难毛郑,有披荆斩棘的功绩;至朱熹《诗集传》出,为宋代《诗经》学的革新开创了局面。
  《诗集传》的特点是废小序。小序不知何人所作,或以为出于孔子,或以为出于孔子弟
  子子夏,或以为是子夏、毛亨合作,皆不可信。在毛亨以前,小序和诗是分开的,把小序冠
  于每诗之首,是毛亨所为。小序说诗,好像都有历史事实,其实大都出于臆测,不可凭信,
  很多学者被这些小序贻误。近人梁启超曾慨叹说:“欲治诗经者,非先得毛序拉杂摧烧之,
  其莽障不知所极也。”此虽是过激之谈,但小序对诗的确是害多益少,朱熹废小序,正表现
  他的识见和魄力,也是对诗学的一大贡 献。    
  诗序六义有赋、比、兴之说,朱传也采用赋、比、兴说诗而更变本加厉,每章之下都要标明“赋也”“比也”“兴也” 之类,把诗说死了,因为赋可兼有比、兴,比、兴可兼有赋的成分,这也说明朱传依然摆脱不了序说的拘囿。朱熹的《诗集传》一出,夺去了毛传千余年独屿诗学界的地位,这是中国经学史上的一件大事。然朱熹废除小序在当时也曾引起许多学者的批驳和论议,正如《四库总目》所说“最与当时相辨难”。元明之际,《诗集传》大为流行,很多学者都为朱传做了笺疏。
  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汉代的《诗经》学,有今文派古文派之分。西汉时,今文派流行,到了东汉,古文
  派取代了今文派的地位。[来源:]
  B.迷信毛传郑笺,谨守小序,因循守旧,不能提出新说,《诗经》学的研究从汉代到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