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统筹方法》教案3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统筹方法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事例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学习设例子、配图表的说明方法
 (2) 能力目标:体会本文通俗活泼的语言;掌握学习科普作品的一般方法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二、 教学重点:统筹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设例子、配图表的说明方法
 三、 教学难点:用列图表的方法对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合理设计。
 四、 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
 五、 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 教学步骤:
 循文循图入义,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二部分。
 教师讲述:
 假如我们要泡茶喝。当时的条件是:没有开水;开水壶要洗;茶壶、茶杯也要洗;火已生起来了;茶叶也有了。该怎么办?
 甲的做法是:先洗好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候,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就泡茶。
 乙的做法是:先洗开水壶,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一切都准备好了,才灌水烧水;坐待水开泡茶。
 丙的做法是:先洗净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等水开;水开以后才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洗茶怀;然后泡茶。
 三种泡茶法,哪种省时间?为什么?
 让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分析: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泡茶。(教师把写有“泡茶”字样的小纸片贴在黑板上)。
 要泡茶花时间最长的是——烧开水。
 烧开水之前还有一道工序——洗开水壶。
 此外还有什么工作——洗茶壶、茶杯,拿茶叶。
 甲是怎样安排这些工作的?
 学生一边讲述甲的安排,教师一边贴纸片。黑板上纸片贴成:
 乙是怎样安排这些工作的?
 让一个学生上讲台贴纸片,在黑板上贴成:
 丙是怎样安排这些工作的?
 让一个学生上讲台贴纸片,在黑板上贴成:
 我们把甲、乙、丙的工序安排弄清楚了。再把表示时间的数字标在箭头上,用数学方法统计,看哪一种泡法省时间?
 甲需要十六分钟;乙、丙各需要二十分钟。甲省时间。
 这三个图,在工序安排上各有什么特点?师生共同分析:
 甲图抓住关键环节,合理利用时间、安排工序,把可以安排在空等的时间里做的工作尽量给予合理安排,这样就不会窝工,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乙、丙图只知道做那些工作,不会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工序,结果出现窝工现象,所花时间多,工作效率低。
 教师把乙图、丙图掀掉,剩下甲图(即课文第一个表)。如果黑板上的表示法还可以简化,把可以合并的工作合并起来(把甲图变成课文第二个表),则图表就显得更简洁,清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