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琴弦》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3 20:53: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510字。
  《命若琴弦》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1 、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探究和拓展,让学生深入阅读、自主阅读、学会阅读。同时要让学生有阅读、有合作、有探讨。 
  2、挖掘学生的潜能,老师要以情感为动力。以点拨为支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要海纳百川,提供给学生足够的知识,教学中要有随机应变、满腹经纶的激情,从而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设计思路: 
  1、课前先要让学生整理思路,培养学生探究文本信息的能力,同时,教师要把握全新的教学设计理念。
  2、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在朗读与感悟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探究、彼此探讨,揣摩课文的内容与本文所包含的哲理。 
  3、老师甘当“琴师”,要善于拨动“琴弦”,拓展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入境体验,让学生在文本中读出情,品出味。 
  4、感悟与实践相结合,设计一个“生活的精彩在于过程的诠释”话题作文导写训练,让学生进行多元交流,感悟生命历程。 
  三、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领悟本文所传达出的人生哲理,要让学生自主地走进文本语言的深处,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共鸣。 
  2、技能目标:学会分析小说的环境特点,让学生掌握对话阅读、自主朗读、共鸣朗读等阅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各自的生活阅历和生命历程,理解本文的内涵,从而让学生珍惜拥有,追求过程的完满。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本文富含哲理性的议论语句,感知文章深刻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体验“生命的精髓在于过程”。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悟课文的深层内涵。 
  对话法:让学生在对话中得到情感的流露,教师要适宜点拨。 
  开拓法:引导学生的思维由课内导向课外,让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瞎子是看不见东西的,没有光明,没有希望,他看不见自己最亲密的朋友,看不见世间的一切,甚至连他自己长成什么样子,他也无从知晓,同学们,请你们全体闭上眼睛,当五分钟的瞎子,思考问题:我是瞎子,我该如何去描绘我未来的前途,我还有追求吗?我还会努力去执着生命的精髓吗? 
  组织准备: 
  以同桌两个人为单位,互相进行述说。随后,再请二至三个同学谈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瞎子”的身份去思索人生,为体验文本奠定感情基础,从而能够引起课堂的共鸣。 
  课件展示------介绍史铁生及其经历。 
  (明确:史铁生,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去延安插队落户。后因为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于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等多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