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琴弦》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3 20:49: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00字。
  《命若琴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命若琴弦》用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一老一少两个瞎子的故事。老瞎子在绝望中突然明白,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拨弄琴弦的过程中。此外,作者还站在理性和客观的角度审视人生,探求生命的意义。因而,不论是故事本身,还是作者的言论,都能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所以编者编入本文的目的旨在使学生理解故事所蕴含的人生哲理,那便是永远拉紧生命之弦,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二、教学对象分析: 
  首先,我们授课的对象是职高学生,他们大部分人心中的目标不太明确,生活的很茫然,他们的生命之弦是松弛的。所以,若教得好,这篇文章应该对他们有所震撼,引起学生的共鸣。 
  其次,本文虽比较长,但故事性明显,比较符合职高学生的阅读取向,借机可培养学生复述情节的能力和审视故事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 了解作者, 
  ② 整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2、能力目标 
  ① 培养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 
  ② 培养学生审视事件的能力。 
  ③ 通过朗读,感悟哲理语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体会本文传达出的人生哲理,力求达到共鸣,明白中目标对人的重要性,注重生命的过程。 
  四、教学策略: 
  现在在职高教学提倡“抬头教学”,这即是职高教育的悲哀,也体现了职高教师的责任心。让职高的学生抬头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在语文课,我更强调放手让学生多读、多讲、甚至是多动,最好是老师跟着一起读、讲、动。尽量别让学生闲着,不然他们就会趴下去。所以我这篇文章的设计基本上让学生在读,讲,动中感受体会故事,感悟文中的哲理,并能贯彻到实践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从抽屉里随意抽出一本书,用半分钟时间通过摸,讲讲这是什么书并谈谈感受。(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不能挣开眼,这个动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盲人的生活) 
  教师在此可以说,同学们刚才只失明了半分钟,就想睁开眼。你能感受到失明了好几十年的人,他们多想见到光明。(引出课题) 
  (二)介绍作者 
  曾经有个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 
  他就是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文章的作者史铁生,他曾经荣获“2002年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在授奖词中高度评价“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 
  1951年生于北京,经历过插队等一系列动荡,在风华正茂的21岁忽然因病至瘫,从此在轮椅上一坐就是30年。1998年疾病再次袭来,他几乎失去肾脏。他曾想过自杀,但最终找到了文学之路来解放自己。现在他一周要做三次透析,但他仍坚持写作,哪怕一天只写几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