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7 11:2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15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杨刚华
一、选题背景思考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新课程中必须是“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信息来源的多途径,学生自主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教师、课程、网络等)。
本堂课的设计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完成的,这是一篇介绍祖国大好河山,赞美泰山美丽风光的文言文,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知识的同时,全面地了解有关泰山的自然风光、历史典故及相关的人文景观,了解作者及其流派的散文创作主张,而网络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方便于学生自主地在网络环境中遨游;还可利用Windows Messenger进行即时性的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教师在此过程加以引导,因此比较适合上网络课,适合上研究性学习课。以往学生学习文言文时较枯燥,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而利用网络来这样上课,学生主要是自身借助工具进行自主研究学习,积极性高涨,上课的效果自然好。
二、教材内容剖析
《登泰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二册第六单元第三课,这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训练,学生已基本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生课前经过充分预习,是完全能读懂的,这也真正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特点。这篇课文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作者姚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领袖,这篇文章基本贯彻了姚鼐的“义理、考据、词章”三结合的创作理论。因此,学习本文应该从宏观上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文化视野,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描述
目标项目 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 ○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法、句法和文学文化常识,能熟练朗读。○欣赏精彩的写真片断,品味形象而优美的语言。
能力目标 ○学习文章笔法简练的特点,提高鉴赏能力。○了解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理论,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陶冶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信息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培养获取网络信息,整理和加工网络信息的能力和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疏通全文,加强重点字词句的落实,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理出文章写景顺序,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熟读全文。
(二)、教学难点
通过文章简约的语言,体会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的特点,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五、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学生特点:
(1)、电脑操作水平:
高一年级的学生进校以后经过了一学期的电脑课的培训已有了较好的电脑操作基础,可以熟练地打开文件,应用Word进行编辑,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浏览网页,利用Google等网站搜索相关资料。但在庞杂丰富的网络资源面前,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搜索有用信息,筛选重要信息,从而对信息进行有效合理的加工整理。
(2)、知识能力储备: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还需注重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