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60个字。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设计
苏州立达学校语文组田明亮华晔陈颖
[教材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意义。
2、学习在记叙和说明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写法。
本课学习目标:
1、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2、以是否封阳台为线索,夹叙夹议。
3、简洁而传神的描写。
[学情分析]
1、在本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都市精灵》、《幽径悲剧》,已经了解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的意义,并且初步掌握了记叙中描写、抒情、议论的写法和作用。本课作为略读,应更彻底地以学生的学习为主。
2、教学难点:把学生可能会过多停留的对动物的喜爱和同情,上升为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思考。
[教学目标]
1、认识文章以“是否封阳台”为线索,夹叙夹议的特点。
2、品味文章精彩的描写和议论。
3、进一步领会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道理。
[教学思路]
1、这是一篇发自肺腑的真情之作。以一只鸽子的闯入,引发笔者关于“明天封不封阳台?”的深刻思索,由此感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大话题。文章夹叙夹议,既有针对受伤鸽子的动情描绘,又有笔者由此产生的深邃思考。为了让学生深刻地把握文章主题,我们考虑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沉浸文本、品味语言、做好积累,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由“明天封不封阳台?”的讨论出发,寻出背后的原因;赏读受伤鸽子的无助,分析笔者的悲愤,联系本单元中出现的自然事物,进而领悟人与自然的现状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2、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
3、课堂环境:课本、PPT课件、投影设备、学生记录本等文具。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城市的钢筋水泥阻隔了我们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于是,聪明的设计师便为我们居住的房屋附设了一个阳台,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在家中便能与自然张望的窗口。但是老师发现,现在有太多太多本该直接接受自然恩赐的阳台,常常是被暗淡的铝合金材质罩着的,好似一个个封闭的“小黑房”搁置在苏城的空中。我们不妨来做一个全班的调查:大家家里封阳台的请举手;喜欢封闭式的阳台的请举手,请说说你们的理由。
(预设:防止灰尘粉尘进入室内;隔绝外界嘈杂、喧哗的噪音;防止小偷入室行窃;为了美观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