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下水”新探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7 2:12: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师“下水”新探
北师大天津附中  李玉山
内容提要: 教师“下水”是个老话题,但造成教师匮于“下水”的原因却有着鲜明的“时代性”。有评价机制的因素,也有教师自身事业追求方面的原因,教师要多读、多思、多下水,努力成为游泳高手。
  关键词:读书;思考;“下水”
作文怎么教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方法很多,但教师的示范无疑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最好的方法,也是对学生最好的写作指导。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倡:“中学语文教师应该下水。”教师下水方能“深知作文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① 南京十三中的曹勇军老师认为教师下水“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可以有效地促进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提炼教学语言”,②确是中的之言。
没有哪个语文教师反对“下水”之说,但真正肯跳到水里的却很少。报载某地曾举行语文教师写作大赛,尽管奖很重,但几百名语文教师最终报名参加比赛的却只有5人。原因很简单,大部分语文老师自己不怎么会写,得奖与否在其次,自己生的“丑娃娃”若是被人窥见了庐山真面目,影响可是“大大的不好”。笔杆子疲软,自然对写就不感兴趣。某重点大学一教授给中学语文教师讲课时对教师“下水”说大加伐挞,竟获得如潮掌声。几年前笔者作评委审阅职称申报材料,发现有些中年教师教了二十多年书,居然连一篇文章也没写过。
从道理上讲,写作是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之一,为何有那么多的语文老师却疏于此道、怯于“上场”呢?
古语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语文教师不可谓不‘勤“,备课、作业处理、作文批改,可以说“事无巨细”;语文老师绝谈不上“嬉”,琐碎的教学杂务使得他们没有“嬉”的时间,甚至于看书充电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舞动笔杆儿涂涂抹抹了。天长日久,脑中的写作细胞萎缩了,手中的笔秃了,写点儿东西有时真是“难于上青天”;勉强写出来的也让人不忍卒读。笔者曾拜读过一些同仁的文章,思想“严谨”(即保守、陈旧)有余,活跃不足,近乎苍白,结构呈明显的模式化,语言因过于“雕琢”而显得呆板与学生腔;即便是教学类的论文,如上毛病也同样存在。以这样的水平“教”作文,那只能是天桥把式,教给学生一些八股式的模式、套路,过多地用自己的“观念”去衡量学习的习作,对学生指责挑剔多,很少能发现学生习作中创新、成功的因子,实际上窒息着学生的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扼杀着学生的个性。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评价机制与标准的问题。究竟什么是好的语文教师?“世俗”的答案虽然五花八门,但总体上是不离一个“核心”:谁的学生考的分高,谁就是好老师;谁经常教毕业班,谁的学生中考、高考的平均分总是名列前茅,那他一定就是个特好的、最棒的语文老师。无庸讳言,不少老师让学生得高分的秘诀就是“练”,按照《考试说明》一个点儿一个点儿反复地“练”。教师不用读书,不用“下水”,照样能做成“好语文老师”;相反,爱鼓捣个文字,思想太“清醒”了,没准儿哪句话就被人(包括某些领导)对号入座,有人会认为你是“刺头儿”、说你“不务正业”,评优、评职称的时候极可能“高看”你一眼,你找谁诉苦去?当然如果能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