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游——对2004年高考话题作文及今后作文教学的思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游
——对2004年高考话题作文及今后作文教学的思考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 金士卫
2004年高考已尘埃落定,方方面面都风平浪静,但作为身处教学第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更关注高考语文的话题作文,今年的高考话题作文虽同样是延续了1999年开始的话题作文形式,但有其独具的魅力,笔者想就此及今后的作文教学谈几点自己的几点拙感:
一 2004年高考话题作文的特点
1. 话题形式多样,内涵丰富。
高考作文经历了3个过程: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1999年开始的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以其开放、灵活、自由,更有利于学生展示个性、施展才华的特点,给高考作文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清风,这种命题方式是对束缚学生手脚的写作教条的一次大解放。经过六年的发展完善,至今,话题作文日趋成熟。今年除了全国统一命题,上海、北京单独命题外,还首次新增了福建、浙江等九省市自主命题,因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试看:全国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上海卷以“忙”为题,广东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北京卷以“包容”为话题,浙江卷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福建卷更是独树一帜,要求从所提供的二十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个人物为话题等等,题中有的按“材料(或“提示语”)——话题——写作要求”常规出题(如全国卷、浙江卷等),有的只给出话题(如北京卷、上海卷),有的去掉了“提示”(如天津卷)等等。话题更开放,形式更多样,内涵更丰富,写作更自由,考生作文也更容易出采。
2. 依托“语文新课标”,突出人文素养,还原语文本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作文是语文园地的主阵地,尽管今年高考话题作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但其核心内容是突出人文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中,新课程在强调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同时,还突出地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儿童发展最重要的目标列在首位,并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课程改革目标。这种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价值取向,“以建立在科学理性之上的人文精神来规范、统领科学,从而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彼此关照、相互包容,最终达到二者协调统一”,它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与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的辨证统一,致力于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2004年的话题作文明显体现了这一特点,如全国卷的“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浙江卷的“人文素养与发展”,辽宁卷的“自豪与平凡”,上海卷的“忙”等。尤其是福建卷更突出了这一点,从作文题的内容看,人物古今中外、科学人文、多为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阅读读物中的人物,考生较为熟悉;从作文题形式看,不作任何理解和判断,把话题的选择权、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使命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自主性、人文性和思辩性。
3. 强调“人性化”、“生活化”,给学生以自由的思辩空间,重视理性和人文的统一
今年的作文命题体现出强烈的“人性化”意识,尽量少地去限制束缚学生的思想,让他们自由地去说,说出真话,讲出真情。如全国卷的“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它引领考生去如何看待挫折?如何看待失败?如何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为此考题专门作了提示: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等。其实生活中人们经常失去的远不止这些,比如失去亲人、失去职位、失去荣誉、失去健康、失去金钱等等,全国卷正是从如何对待“失去”这个角度切入,来检查考生的认识水平、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