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案2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2/23 21:32: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10字。
  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1、通晓文章大意并背诵全文。 
  2、了解一些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用法。 
  3、理解作者借游记寄托的思想感情。
  重点与难点
  1、如何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一、导入新课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
  二、整体感知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    
  明确: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明确: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明确: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5.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二)引导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明确: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
  发现小潭: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
  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  (移步换景的写法)
  (三)讨论下列问题:
  (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