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题型,掌握答题技巧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2/19 21:19:2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500个字。
  概括题型掌握答题技巧
  南皮二中苑国明刘杰
  纵观近几年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是中考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在做题时,有很多学生整体把握很好,也能准确地按照题目的要求答题,但是由于其表述缺乏规范性而导致失分较多,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现将记叙文考题概括为14种题型,并对每一题型给出明确的答题技巧,且配有详细的案例说明,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注音、字型
  一般不会太生僻。平时看书要注意多义字、形近易错字、常见错音字,比如在“识记”字词时,由“馨香”的“馨”,想到“磐石”的“磐”,“罄竹难书”的“罄”,区别它们的字形并由此掌握它们的字音。另外,对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所列字词要高度重视。
  2、明确词语的语境义
  答题方法:先解词,再体会在语境中的含义,注意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这句中的“震悚”的本意是“因恐惧而颤抖;震惊”联系上下文,它强烈地表现了“我”被深深感动的情感;从而说明了阿长的热心对“我”成长的意义的重大。
  3、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
  (1)说出词的语境义;(2)表现了特定情境中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暗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倾向,认真品味,斟酌回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句中三个“也许是”,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现了童年鲁迅告别百草园时的依恋心情和对私塾反感。
  4、概括语段、事件
  (1)别放过中心句和总括句;(2)找提示性词语(总之、所以等(3)结合标点,各层归纳,摘要联合;(4)按“主谓宾”的形式完整表达。
  必须注意:不遗漏、不曲解,不加个人见解,不以偏概全,关键地方最好用原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