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250字。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如何辨析和分化语句歧义,从而在语言表达中避免引起交际障碍。学习重点是了解语句歧义的产生原因、歧义句的类型,并且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二、课堂活动指导
2.1 课本课堂活动
●今日导读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通过辨析歧义句的不同意义,了解造成语句歧义的原因,学会如何消解句子的歧义。
一、课堂活动步骤
(1)读标题,找歧义。教师先用板书、幻灯片或投影仪等形式把标题展示出来,可以另外再找一些新闻标题,把课堂活动中原有的有歧义的标题和找到的新闻标题混在一起,让学生们找出其中有歧义的句子。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既快又准地判断出句子是否有歧义。
(2)辨原因,析歧义。辨析歧义是课堂活动的一个要点。“词语多义”和“结构多样”是歧义语句产生的两个常见原因。其他产生歧义的原因,可参看本节“工具箱”的内容。
(3)施妙手,解歧义。消解语句歧义是课堂活动的另一个知识要点。可以采取归纳的方法,先让学生对如何消解语句歧义进行讨论,再进行归纳,然后讨论“修改法”和“补充法”;也可先告诉学生分化语句歧义的两种主要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这两种方法消除语句歧义。
二、相关知识补充
(1)病句和歧义。歧义也是一种有“病”的句子,但和我们上一节讲的病句有所不同。上节讲的病句是不符合语法规则和表达规范的错误的句子,而歧义的句子在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上都是合格的,只是比句子应该表达的意义多了一个意义。
(2)歧义的消除。新闻标题如果有歧义,就违反了新闻标题“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客观准确”的要求,因此必须尽力避免。但各种有歧义的句子,除了直接加以修改以外,在有上下文和对话等语境的条件下,其中的歧义也是可以消除的。
2.2 补充课堂活动
●“差一点儿”差很多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汉语中不太容易分化的歧义格式,讨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同形异义”的特殊现象。
(1)猜猜下面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先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几组句子,指出左侧的句子中哪些句子与其右侧相应的否定句意义相同或不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①差一点儿打破了差一点儿没打破
②差一点儿摔倒了差一点儿没摔倒
③差一点儿打败了差一点儿没打败
④差一点儿淹死了差一点儿没淹死
⑤差一点儿及格了差一点儿没及格
⑥差一点儿中奖了差一点儿没中奖
⑦差一点儿考上了差一点儿没考上
⑧差一点儿下雨了差一点儿没下雨
⑨差一点儿射中了差一点儿没射中
⑩差一点儿结婚了差一点儿没结婚
(2)句子的形式和意义的两种基本对立
汉语中“差一点儿(怎么样)”或“差一点儿没(怎么样)”是一种常用的句式,但是表示的意思却并不都一样。上面的句子可以先分成两组,也就是有两种基本的对立情况。
第一组是①、②、③、④这四句。以①为例,“差一点儿打破了”和“差一点儿没打破”意思相同,都是说“没打破”。在形式上前一句是肯定的(没有否定词),后一句是否定的(有否定词),但意思都是否定的。其他三句也是这样。
②差一点儿摔倒了(没摔倒)=差一点儿没摔倒(没摔倒)
③差一点儿打败了(没打败) =差一点儿没打败(没打败)
④差一点儿淹死了(没淹死) =差一点儿没淹死(没淹死)
第二组是⑤、⑥、⑦这三句。以⑤为例,“差一点儿及格了”和“差一点儿没及格”意思就不相同,前者是说没及格,后者是说及格了。在形式上也是一个肯定一个否定,但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其他两句也是这样。
⑥差一点儿中奖了(没中奖)≠差一点儿没中奖(中奖了)
⑦差一点儿考上了(没考上) ≠差一点儿没考上(考上了)
那么为什么人们在说上面第一组和第二组这种“差一点儿怎么样”和“差一点儿没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