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赏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2 22:3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9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忧国伤时的情怀 丰富深沉的苦闷
——杜甫《登高》思想情感浅析
重庆市黔江中学高中二年级办公室 田永华 409000
《登高》是杜甫诗中最有名的七律,“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诗中,诗人通过无边无际的秋色、悲壮雄浑的气势和层次井然的章法,抒发了诗人丰富深沉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伤感和忧国忧时的情怀。下面就让笔者一一道来。
这首诗前四句写登高之所闻所见,后四句就抒登高之所思所感,借景抒情,层次井然。
首联写俯仰之所见所闻,诗人用凝练的语言一连描绘了六个特写镜头: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急风使人感到寒冷,这种冷既有身体上的,也有心灵上的,但更主要是心灵上的;天高,就显得人很渺小,很孤单;猿的哀鸣,使人听了感到非常悲凉;而江鸟到处盘旋,找不到自己的巢,可见,是多么的孤独和痛苦啊!这只鸟不正是漂泊异乡、远离家乡的杜甫的化身吗?凄冷的秋风,哀啸的猿猴、在急风中无枝可依的鸟儿,这一切,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也映照出了诗人心中的凄凉。
颔联写远望之所见,杜甫纵目远眺,看到秋色无边,落叶飘零,想到自己也像树—样,已经到了生命的晚秋,不禁感到韶光易逝,生命是多么的短暂!而面对波涛滚滚的不尽长江,诗人又感受到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时间的无穷无尽。于是诗人更加感觉到个人生命的短暂,更加感觉到壮志未酬的悲哀。诗人那不尽的愁思,翻腾的心潮,恰似那无边的落木,滚滚的江涛。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就是抒情了。在颈联中,诗人将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明朗化了:上句写长年飘泊之苦,杜甫从48岁一直到58岁去世,一直在外漂零,而且是在战乱年代,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下句写老病孤愁,在九九重阳节这一天,诗人独自一人去登台。登台是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一般都是全家—起去的,并且登台的地点也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可是杜甫呢? 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是在悲凉的秋天,是在晚年,而且拖着多病的身体。在这一联里,诗人写尽了自己心中的艰难悲苦。而且在这一联中,“万里”与上一联的“无边”相呼应,写出了空间的阔远;“百年”与上一联的“不尽”相关照,显示了时间的悠长。这样,诗人就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自己的悲苦表现得既深且广了。
尾联则与颈联紧密衔接,因果相承。那“艰难苦恨”四字,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有忧国忧民的情志,有半生漂泊的愁苦,也有晚境凄凉的哀叹,可以说诗人是既忧国,忧民,又忧身。那么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个人命运的艰难,更是国家命运的多灾多难,是连年不断的战乱。在国势艰难的时候,他多想为国出力、平定战乱啊!但是,由于年老多病,他已不能为国家出力了,已经无力回天了,正所谓“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诗人极度痛恨他自己,更恨这一切“艰难”的制造者,诗人心急如焚,急得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以致两鬓斑白了。个人命运的伤感,忧国伤时的情怀,壮志难伸的苦闷,所有这一切愁闷,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虽然借酒未必能够浇愁,但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吧。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因为他很穷困。怎么办?只能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郁结在诗的结尾,这是一种多么深沉的愁闷啊!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