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小题,约10740字。
镇江市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测试卷
●语言运用与课内专项
九 年 级 语 文
命题人:朱光琪 周晶 审核人:陆其勇
本试卷分2部分,计32题。本试卷考试用时120分钟,卷面总分值120分。
注:请在答卷纸上答题!
一、积累运用(共33分)
(一)积累(共13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5分)
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kuàng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yǎ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yù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里,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鲁彦《雪》
2.默写(8分)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2) ,愁云惨淡万里凝。
(3)写出《岳阳楼记》中表达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或悲或喜览物之情的语句。
, 。
(4)写出两句含有“愁”字的古诗词名句。(可以是相连的完整句。如果两句不是出自同一首诗词,则必须都带有“愁”字)
, 。
(5)晏殊的《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诗句:“ ,
。”
(二)运用(共13分)
3.下面是一名战士写的对“家”的诠释,请仔细揣摩它的内容和写法,发挥你的想像,再仿写一句。(3分)
家,是查铺时连长的轻手轻脚;家,是藏在鸿雁传书里的长相思;
家,是 ;
家,更是紧握的钢枪和冲天而起的雄鹰。
4.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对出下联。(3分)
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千万名科研人员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用科学技术攻克了数万个难题,自主设计制造了“嫦娥一号”。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顺利升空;10月31日“嫦娥一号”第四次变轨,奔月而去;11月26日第一张月球照片成功传回。这一刻,标志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探月的梦想终于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上联: 科 学 攻 坚 万 道 难 题 悉 数 破 解 。
5.下面一则新闻,有好几处语病,请根据文后要求,用规定的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4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中学生崇拜科学,提高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立志创新成才,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学生联合会联合举办了《江苏省第二届中学生创意设计》。本次竞赛活动吸引了全省广大学校积极组织、涌跃参与,学校共青团组织推报,市教育团工委和团市委联合推荐并审核,省专家组联合评审,我市各个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画线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请修改。(1分)
(2)文中还有好几处错误,请选择3—5处在原文上加以修改。(3分)
6.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一句相关广告语,以提醒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超过20字,3分)
(1)毛冠鹿睁大了惊恐的眼睛,金丝猴发出了绝望的哀鸣,金钱豹那斑斓的皮毛竟变成豪室里的壁挂……
(2)在西藏某大山脚下,一位身着红衣的老僧张开双臂,向蓝天呼唤。片刻,山上一群黄色野羊蹦蹦跳跳来到老僧近旁,用家人一般的温柔目光向老僧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