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3670字。
海南省海口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科期末检测题
一、语言积累与应用(15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汲取(jī) 睿智(ruì) 挑衅(xìnɡ) 探骊得珠(lì)
B. 静谧(mì) 遐想(xiá) 嗤笑(chī) 锲而不舍(qì)
C. 血渍(zì) 陨落(yǔn) 深谙(àn) 面面相觑(qù)
D. 旁骛(wù) 粗犷(ɡuǎnɡ) 嗔怪(chēn) 生活拮据(jū)
2.下面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加以改正,用你最满意的字体书写在方格里。(4分)
分道扬镳 不省人事 消声匿迹 日洒雨淋 无动于衷
瘦骨麟峋 流离失所 风雪在途 失道寡助 万事俱备
错别字: 改正后:
3.默写(5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分)
(2)古诗中不乏表现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诗句,请写出完整的一句:
, 。
(3)古诗文中有不少描写四季美景的句子,请写出完整的一句。
,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B.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地震、海啸、飓风等自然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C. 为了防止H1N1流感疫情不再蔓延,各级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 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海口的空气更加清新。
5.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我们读过的名著中不少人物的经历都能印证这个观点。请仿照示例,为这个观点再补充一个名著中人物的示例。(句式不需要完全相同)(2分)
示例:《名人传》里提到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他因耳聋一度陷入了创作的低谷。但他没有放弃努力,创作了《命运》等不朽的音乐作品,甚至在生命的末日还在创作《欢乐颂》。他不屈不饶地与苦难抗争,最终成为了时代的巨人。
答:
二、综合性学习(8分)
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写字用的笔与电脑的鼠标在争夺汉字书写的天下。随着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的字却越写越难看。为此,学校特地举办“推广写字周”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6.你认为在“写字周”中可以开展哪些活动,请列举两项。(2分)
答:(1)
(2)
7.阅读下面材料,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阅读后得出的结论。(3分)
写字教育在汉字文化圈有着悠久的传统。我国的近邻日本、韩国等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写字教育。日本的书道,韩国的书艺,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基础,韩国甚至要把书艺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的多位前总理曾联名上书现任总统李明博,要求在小学实施汉字教育;日本则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和书写2000个汉字。
目前,中国90%以上的中小学生没有书法课,有的中小学虽设书法课,但名存实亡,书法教育基本上已经淡出了中小学教育。
结论:
8. 有人认为,中国人写好汉字,这应当是我国教育最基本的也是最基础性的要求;有人认为只要学习好,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你的观点呢?请简要阐述。(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