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新课标下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
浙江省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 孙秀峰
语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向被称为百科之母,但是不知道从何时起高中的语文课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似乎可有可无,经常遭到“冷遇”。特别是有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可听可不听,上课开小差没问题,不会有什么影响。他们偏重于英语课、还有一些理科的题目,因而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叶圣陶早在四十年代就指出:“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是现代公民生活的缺陷,吃亏的不是个人,而会影响民族的素质。为此,无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教学任务来看,身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积极地进行课堂改革,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重视,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使语文课堂成为他们心之向往。
那么如何让学生爱学语文,爱上语文课呢,这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改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古往今来,一句话概括了教师的职责与任务,并一向被无数教师奉为准绳,那就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这种说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缺陷。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与学的主体,是学生面前的一桶水,教师不断地将桶里的水倒给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的那桶水日见贫乏。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也就是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新的语文实验教材、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行为,教师要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教师不再做教材的单一阐释者和习题答案的唯一宣判者,而是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潜心关注者和学生个性成长的参谋人,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一句话,教育观念的改变,教师的角色必然要转换。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标下应扮演的角色。
现在的学生不同于一往,他们对事物的兴趣是学习的前提,要想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改变他们对语文的态度,就必须想方设法的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那么整个教学就会事半功倍,教师教之轻松,学生学之有趣。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是教师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所以,教师角色改变
一, 胸怀宽广、尊重、关心、爱护、宽容学生。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个特殊的工作对象决定了我们工作不能象车床工、机械工一样麻木、无情。我们教师的工作应该是一种人与人的交流,教师将自己的一些思想、文化、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将自己的一些想法疑问反馈给教师,整个教学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要使这个双向互动能够顺利完整的进行,就需建立在一个以人为本的平台上,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