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的信》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8、致女儿的信
广州市第79中学 吴静
一、基础识记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繁衍( ) 麦穗( ) 一抔( ) 刹那间( )忐忑( )宿愿( )
2.、根据拼音填汉字
bó( )然大怒 怒不可è( ) 伫立níng( )视
迷huò( )不解 无与lún( )比 shǔ( )光
3、填空:
(1)信封的左上方填写 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间居中写收信人姓名,加上 。它可以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也可以是邮递员对收信人的称呼。后者为王力先生的观点,实际上邮递员只认为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收信人后面没有称呼是不礼貌的,属于格式上的错误。信封右下方为 。
(2)本文选自 《 》,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 (国籍) 教育家 和教育 。出生于乌克兰 一个农民家庭。他写有教育专著和小册子40余本。主要的分别收入乌克兰基辅“苏维埃学校”出征社编选的《著作选集》(5卷本)和苏联教育科学院编的《教育著作选集》(3卷本)。其中《 》《 》(1969)《帕甫雷什中学》(1969)《和青年校长的谈话》(1973)《公民的诞生》(1974)等。
二、整体感悟
1、理清文章脉络,补充相关信息
第 段~第 段:女儿提出问题及 。
第 段~第 段:回忆 ,得出 。
第 段:告诉女儿 。
2、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宇宙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但在这个故事中,为什么上帝没有创造、也不能理解人类的爱情?为什么最终无可奈何又若有所思地离开了?
3、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解释“爱情”?
4、作者评论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
A歌颂他们武功超群,指出他们应文武并重
B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C承认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的文治不足
D肯定他们的历史功绩,也委婉地指出他们文治不足,评古是为了颂今,是为了更突出地歌颂创造着新的业绩的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什么是爱情?……在上帝创造世界时,他就把一切生物分散安置在地上并且教会他们传宗接代,繁衍自己的子孙。给男人和女人都分了土地,教给他们如何筑造窝棚,又给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