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说课稿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26 18:1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1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谁是最可爱的人》。它选自上海市教材(H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一、课文特点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著名的优秀通讯。50年代初,它曾以那奔放的思想感情,激起全国人民心头的汹涌浪涛,鼓舞着人们投入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作者魏巍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抗美援朝期间,他曾两次到朝鲜前线,深入连队生活,深深感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回国后,提炼了三个典型事例,选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醒目而发人深思的题目,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从而热情地讴歌了这场伟大的斗争。这篇文章是学生学习围绕中心精心选材,巧妙组织材料的好教材。
二、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通过语文实践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必须是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过程。本课针对初一学生虽对“通讯”这一体裁有一定了解,对文中所记录的材料能进行一定归纳,但对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材料表达中心,则不知所以然这一点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课文,积极参与课文的分析,让学生在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中感悟,从而帮助学生感知“如何围绕中心选材”这一教学重点。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根据教材特色和设计理念,制定了教学突破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突破口:魏巍曾在朝鲜战场上记下了二十几个事例,但在文中只写了三个事例,为什么不全部写下来?
  教学目标:1. 学习选取典型材料表达中心的方法
       2.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其中教学目标1是显性的、直接的,而教学目标2则是则是隐性、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理清材料与中心之间的关系,难点在于理解文中不少抒情、议论段落的作用。
四、教学流程
  如何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