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630个字。
201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精品原创):诗词默写
Yunping7811
一、考查形式:
纵观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诗词默写考察率为100%,较2008年中考在分值上并且略有提高,题型以直接默写型为主,兼顾能力考查。综合来讲主要有以下集中考查方式:
1、直接默写型
主要根据上句或下句写出另一句,一般试卷中会标明诗词作者和出处,这是难度最低的一类题,也是各区中考中都出现的题型。,也是默写中分值最多的。
例:举杯邀明月,。(李白《月下独酌》)(2009年浙江湖州试题)
,叶底黄鹏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2009年浙江湖州试题)
答案:对影成三人;池上碧苔三四点。
2、理解默写型
这一题型在默写题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它的难度要比直接型默写题稍大些,灵活性也强一些。考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原文,还要对诗词有较好的理解。
例: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其中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答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迁移归纳型
这类题对考生的要求比较高,它将课内外的诗文积累联系起来,注重对考生的综合掌握能力,同类归纳能力,考生只有具备一定知识的储备量时,才能从容不迫。这类题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例:古诗文中有很多与“马”有关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2009年浙江宁波)
, 。
古诗文中有不少与“黄河”有关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2009年浙江宁波)
, 。
答案: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情境运用(提示)型
重在运用,是语文学习的一大特点,默写题亦然。只有在灵活运用中才能真正检验出对所积累内容的理解。运用型默写题多设置具体的语境,需要考生借助联想,在积累的仓库中搜索出恰如其分的语句填入其中。这类题重在运用,是知识与能力的结合体,因有语境的限制,其答题范围也往往是有限的。
例: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正如陶渊明在《饮酒》中所说“?”。(2009年重庆)
答案: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二、解题方法:
1、学习古诗文要了解诗文的有关文体、作者、背景等知识;要了解诗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并默写古诗文内容,从中领会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2、学习古诗文中名句的掌握要把名句放在全文中去理解,联系全文主旨来理解积累,同时将所学诗词紧密联系生活,学会拓展运用。
3、多积累。以课本为依据,并不断向课外拓展,做到厚积薄发。
三、直接默写型精选名句精练: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3、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4、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5、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6、 ,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7、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8、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山州台歌》)
9、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10、,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1、,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2、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14、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15、,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6、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17、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18、,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9、,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