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复习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520个字。
说明文复习
一、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考察的知识目标主要有四大块:①说明对象及其特征;②说明顺序及文章结构;③说明方法及其作用;④说明语言的特征。考察的能力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①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②归纳概括信息的能力
(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对象是文章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依据说明对象的的不同可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所谓说明对象的特征,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
1、 准确把握说明对象。
常见于事物说明文的考察中。通常情况下,说明对象可从标题中明显看出,如《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就是“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的说明对象就是“故宫博物院”。但有些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特别是事理说明文)需要通读全文(包括标题),依据全文内容明确说明对象,如《航母舰载机的起降技术》,乍一看说明对象好像是“航空母舰”,仔细一点就发现“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更合适,更细致一些就会发现,最准确地说其说明对象应是“航母上舰载机的起降技术”。
总之,明确说明对象要通读全文(包括标题),依据全文内容回答。
2、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①注意抓住文章中放在显著位置的关键句、中心句。一般说是在篇首或节前,但有时上一节的某个特征也会出现在下一节的开头或放在篇末。
②借助说明内容概括事物特征。并非每篇文章中都能找到关键句、中心句,这就需要我们依据全文相关段落去概括了。
③借助一定的说明方法反观事物特征。因为说明方法的运用就是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对说明方法作用的分析反推事物的特征。(请注意老师上课的具体讲解)
(二)说明顺序及文章结构
1、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需注意,同一篇文章可能综合运用这几种顺序,但整体上的说明顺序应只有一种。
2、文章结构有两类:总分式(包括总—分—总、总—分),递进式(详见课本P113)
(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分类别: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说明了的特点,使说明内容眉目清楚。
2、作比较:把和作比较,突出了的特点。
3、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4、打比方:把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的特点。
5、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6、引用:突出说明的特点,使说明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7、下定义:准确、周密、简明地说明了的本质特征,使读者对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