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教案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24 10:54: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海燕的象征意义。
2、 理解比喻、拟人、反复在作品中的表达作用。
3、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
4、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 教学设想
1、 如何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2、 课文的朗读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要根据散文诗的特点加强朗读背诵,在讲解和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紧紧围绕三幅画面引导学生加强理解。
3、 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运用象征手法,以《铺路石》或《牛》为题写一篇短文。
三、 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1、 介绍背景知识(这是学生理解课文深刻含义的
前提)。
《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的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斗争蓬勃兴起,高尔基1901年从故乡来到彼得堡,参加俄国作家协会为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特别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政府的演说。
3月4日,几千名大学生和工人味抗议沙皇政府把183名大学生送去当兵,在彼得堡喀山广场举行示威游行,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极为愤慨。
  3月12日,他回到故乡后,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参加示威的感受,写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尾声部分。小说先投寄莫斯科《信使报》,后又投寄彼得堡的《生活》杂志。愚蠢的审察官禁止发表这篇小说,却认为她的尾声是一篇写景的文字。这样《海燕》就被作为一篇独立的作品在《生活》杂志1901年4月号发表出来。
《海燕》一经发表,便在俄国大地上产生巨大反响,她被革命者用胶印和手抄等方式广为传播,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力的诗传单。
2、 朗读课文。布置听读任务:试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
3、 范读课文,学生试读。
4、 试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
附拟副标题要求:○1要切合课文内容。○2要和标题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3用语简洁,字数不可过多。
先由两三位同学进行讨论完成,后集体讨论。
明确:下列几个副标题可适用,(只要符合上述要求均可)。
如 勇敢的斗士  反抗上天的精灵  胜利的预言家 无畏的革命者 渴望暴风雨的勇士 革命的先驱者划破乌云的利剑  迎接暴风雨的先驱者……
再读《海燕》请大家注意暴风雨到来前海面景象的变化,然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