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测试卷7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练习A卷
( )班 姓名: 学号( ) 成绩:
一、请用正楷或行楷书写曹操的《龟虽寿》三四两句(4分)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一瞬间(shùn) 痴想(chī) 小憩(qì) 屡次(lǚ)
B、瘦骨嶙峋(xún) 糟蹋(tà) 迸溅(bìng) 眩目(xuàn)
C、擎天撼地(jìng) 茁壮(zhuó) 伫立(zhù) 鹤唳(lì)
D、忍俊不禁(jìn) 酒酿(niàng) 绽开(zhàn) 花穗(su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诱惑 训戒 辜负 盘虬卧龙
B、隐秘 秋毫 绽开 怡然自得
C、耸立 糟塌 繁密 忍俊不禁
D、鹤唳 终极 小憩 擎天憾地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B、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C、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D、“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
B、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C、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形容对理想的渴望)
D、我常伏在窗口痴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5、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为(3分)……………………………( )
A、法院在审判终结前,既不肯定被告有罪,也不否定被告无罪。
B、既然你想干,也得先给地委打个招呼啊!
C、会堂里坐满了人,其中有工人、农民、学生、教师、科技工作者,盛况空前。
D、一个人具有高风亮节的品德不容易,可跌下去太容易了,一脚下去就前功尽弃,悔之晚矣。
6、“110报警台”对社会的承诺是:“有警必( ),有灾必( ),有难必( )有求必( )。”括号中依次应填的词是(3分)…………………………( )
A、应 帮 救 出 B、出 救 帮 应
C、应 救 出 帮 D、出 帮 救 应
7、仿写句子(任选一题)(3分)
①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仿照本句的修辞手法)
②仿照“寓言像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维活跃。”这句话,以“音乐”为陈述对象,发挥想像写一段话。
8、请你写出五个由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3分)
三、阅读(42分)
阅读下列文章(文段),然后按要求答题:
(一)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来,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