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建设与激励机制初探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摘 要:班级建设中,要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应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外在和内在的激励水平。本文就目标激励、奖惩与班级建设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br>
关键词:激励机制 内化 班级建设<br>
<br>
激励,就是以综合的教育手段为刺激诱因,满足学生积极心理需要,激发内驱力,促使学生把外部刺激内化为学生个体自觉行为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综合的教育手段,面向 全体学生,使其全面发展。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创造为核心的主体精神,而激励机制的确立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因而,激励在班级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br>
一<br>
激励是学生积极需要的满足。心理学研究揭示了人的行为基本遵循这样一个规律:需要→动机→行为→目标,然后再产生新的需要,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提高。因此,需要是人们积极性的源泉。激励的实现一是为满足人们合理需要提供条件和可能,从而提高需要的迫切程度,促成并强化动机;二是有意识地施加影 响,形成刺激,引发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进入新的循环。简言之,通过满足,引发需要,解决人们行为的心 理动力,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br>
激励能使学生产生新的更高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指一个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力求达到成功的内在动力。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激活特性和始动机能,具有积极定向和导向机能,可 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和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学习等必要的活动上。因此,它对人的成才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构建激励机制体现的是变传统的专制型管理思想为现代的民主型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指导下的管理实践,是把学生置于班级建设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服从,而是主动地参与,因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