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30字。
记叙文阅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一课,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认识。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标制定了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有: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这三点说明的是阅读的方式。而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则强调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与旧大纲相比,新课标更突出了学生的心灵品悟和个性解读。
中考关于“记叙文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几种常见的记叙文,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分析关键性词句,指出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理解记叙性语言具体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分三个维度设定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弄清记叙的六个要素
(二)能力目标: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有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三)德育目标:
学会同情、关爱身边的人。
二、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毕业班的学生语文素质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习惯于在课堂上保持言语的沉默甚至思维的“休眠”,而《只是一个普通人》这篇文章它潜藏着一定的情感,需要学生用心品悟与积极交流,否则就会造成学生对课文要旨的把握片面、肤浅甚或偏向。因此,我们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赏析语句;从词性和人物描写方法入手分析语句则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