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阅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查阅关于郭沫若生平创作的材料;查阅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准备讲述。
教师:准备多媒体相关材料;把握学生初步朗读本诗的水平以及最后应达到的水平,包括停顿、重音、语气的轻重缓急;设想背诵的方式;设计阅读指导的程序;设计联想与想象的思维训练。
目标设计
1.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艺术手法),锻炼联想想象能力。
教学思路设计
a.本诗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创造的意境是静谧、恬美、浪漫,深情蕴含其中,因此诵读时应准确把握情感基调,语调甜美,语速舒缓,节奏明朗;诗人创造的意境是逐次展开的,朗读时还应读出语调的起伏和情感的变化,随着联想想象的不断扩张,作者的情感越来越浓厚,语气的起伏越强烈。阅读大致可分为初读、悟读、析读、诵读。要读得到位,读出色彩。
b.本诗主要以联想想象为手段,展现诗人宽阔深远的思维视野,表达憎恶黑暗、憧憬美好生活的情感,因此要通过让学生一步步把握思维层次,来深入领会诗人的情感。联想想象越大胆、奇特、丰富,情感就表达得越强烈(展开了联想与想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领会联想想象作用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改造、补充,以培养其联想想象能力,如让学生想像天上的街市有哪些珍贵的物品,去天街买怎样的物品;想象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状况等。还可走出教材,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联想想象的思维创造。
c.在学生充分感受诗人通过想象创造的美好生活之后,以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为契机,即通过探究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传说中的与诗中的“牛郎织女”故事的差别,体会诗人憎恶黑暗现实、憧憬美好生活的意旨。形成探究过程中的再一次恍然省悟。先让学生说两者的差别,然后说说诗人这样改造传说的好处。
d.为了提高朗读、想象的质量水平可以适当采用竞赛的方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屏幕展示:流动画面“月夜星空图”。让学生观察画面,放飞思绪,展开联想,看想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