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780字。有简略课堂实录。
《西西弗的神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西西弗的神话》中阐述的哲学思想,锻炼学生阅读哲学随笔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师引领,师生共同合作探究,了解作者所要阐述的哲学思想并领会作者在西西弗身上寄予的人生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文中学习人类与荒谬命运抗争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与痛苦。
教学重点:
了解加缪在本文中阐述的哲学思想,学习和领会加缪在西西弗身上所寄托的热爱人生、热爱生活、直面人生不幸、蔑视困难、勇敢抗争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这是一篇用哲学语言对荒谬进行论证的哲学随笔。学生对哲学性文章的陌生感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阅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深入浅出,不纠缠于细枝末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中国古代有吴刚砍伐桂树的传说,其中有一种说法是吴刚是西河人,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这桂树高达五百丈,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吴刚每砍一斧,桂树的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将不断地砍下去。这是中国的神话,西方也有类似的神话,就是西西弗的神话。
一、研读文本
学案中我给出了西西弗故事的原版,而这个故事到西西弗接受惩罚就结束了,并没有谈到其在地狱里的情况,就像吴刚伐桂一样没有写出伐桂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这就会引发我们很多的思考。而加缪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西西弗在地狱里的画面。好,我们齐读第四段,从第五行“在西西弗身上……”开始。看看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吧!
提问:在作者所描绘的这幅画面里,你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
反复、沉重、辛苦、坚定、不屈服等。
好!这是咱们同学的认识,那么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是如何评价西西弗的呢?请同学们在文章中去寻找答案。
二、进一步研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