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教案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16 17:5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8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2、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空间说明顺序。
3、积累文言词汇,体会本文生动、简洁的语言。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解读课文内容。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结构形式和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雕刻家的艺术构思
教学设想:
1、本文内容虽然比较浅显,但学生难懂的字词较多,可让学生通过预习解决,做好课堂阅读准备。
2、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不可将课文依课时分成两半教学。
1、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先由学生讲述成语故事“鬼斧神工”,并板书这个成语的意思,在从我国的微型雕刻艺术引入课题。)
春秋时,鲁国木工庆制作了一个非常精美的钟架。人们见了,“惊犹鬼神”(都很惊奇的怀疑为鬼神所作,非人力所为)。国君问庆:“你是用什么手艺做到这样精巧的地步的?”庆回答:“我也没什么特别的手艺,只是在制作前首先修身养性,直到忘掉了身外的名利、权势及各种杂念,再一心一意的取材、制作。由于专心致志,所以制成的中佳能巧夺天工。”成语“鬼斧神工”由此故事而来。
鬼斧神工,形容技艺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神奇的雕刻艺术不仅仅局限在大的物体上。我国的微型雕刻艺术有着悠久
的历史,堪称一绝。据说如今已创下七项吉尼斯世界记录。三千多年前的中国
人就在甲骨上刻下了让我们今天要用五倍放大镜才能识读的文字,到了唐代,
能在一根象牙鼻杆上雕刻铁马云雕的将士“行军图”。如今有人能在米粒大小
的地方雕刻全部《红楼梦》,甚至能在头发丝上雕刻字画。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古文《核舟记》,记录的就是我国古代微型雕刻艺术。
读来令人称奇。
(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结构。
采用单个读,分组读,再全体齐读的方式朗读课文。一方面最大限度地解决
字词疑问,另一方面力争读一遍,对课文内容就有新的感知。然后理清文章的结构。
(一) 字词:
1.实词注意那些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
2.通假字。
3.数词古今不同的用法。
4.注意有些词的意义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一词多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