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新题型制题初探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对联新题型制题初探
(江苏省兴化中学 王广清 邮编:225700)
以对联为命题材料是2004年高考试卷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怎样就此科学地制题是广大高三语文教师不得不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拟就此作粗浅的探讨。
一、与语音语义相结合
对联构成形式多样,其中有一类是根据汉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和谐音的特点而作的,以此来考查语音语义新颖独特。
[创新示例]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后人为了纪念她,便修了贞女祠(孟姜女庙),在前殿大门的两侧,有一副情趣盎然的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试根据上下联语境推断其读音,并说说联语的大致含义。
[解析] 这副楹联巧妙地运用了一字两音和同音假借的方法,只要搞清楚这一点,此联即可正确读出,其义也不明自现。此联有几种读法,一般读成三、三、四或四、三、三句式。可断为“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或“海水朝潮,朝朝潮,朝朝落;浮云长涨,长长涨,长长消。”此联生动地描绘出当地海阔天空,水绿云白的美丽景色,用海水每天的涨落与浮云的消长,表达人们对传说中的孟姜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千里送寒衣的执着精神的崇敬,意趣隽永,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二、与诗歌鉴赏相结合
2004年上海卷诗歌鉴赏题为诗歌鉴赏开拓了新的领域,命题人别出心裁地将对联与诗歌结合起来考查,以对联的形式间接考查了《赤壁之战》、《赤壁赋》中的相关内容,富有创意,这是诗歌鉴赏的新动向,值得注意。
[创新示例] 阅读下面一副对联,然后回答问题;
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
葬衣冠有淮南杯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扬州梅花岭下史可法墓联。
这是对忠贞报国的爱国将领的赞美之联。前人评价此联说:“简练而恰宜,可作一首怀古诗读。”你认为本联在抒情方式上具有古典诗歌的什么特点?联语是怎样赞美史可法的,试简要加以分析。
[解析] 明末,清军挥师南下,史可法率众在扬州苦苦抵抗,最后死于乱兵之中,连尸体也未找到,由其义子史德威葬衣冠于梅花岭上。在抒情方式上,全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把史可法坚守孤城扬州,比作“剩水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