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教案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 主旨。
2. 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的 两种论证方法。
3. 培养学生按目的筛选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的能和不断积累的习惯。
4. 体会语言表达 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2. 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内涵。
三. 教学安排:2课时
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纵向板书十种职业:政府官员、医生、教师、律师、演员、企业老板、家政人员、农民、修鞋匠。
俗话说,人各有志,我很想知道大家以后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咱们来作
个调查。
根据调查的结果引入。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拥有了一份你自己的职业,你是否会因为是做家政而自卑地抬不起头,或者因为是个政府官员而之高起昂?或者当你不喜欢的工作时就会轻易地选择“跳槽”?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职业,这里有一篇文章《敬业与乐业》或许会给我们极大的启示。
2. 作者介绍:
作者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代维新代表人物及学者,字卓如,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这篇文章是梁启超先生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该校学生所做的职前演讲。
3. 了解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1)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有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2)思路清晰。(3)道理充分,例证充实。(4)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我们今天这节课上主要来根据演讲的要求,一起来看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