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八首》教学设想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14 21:12: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近体诗六首教学设想
二、1、2  吕志军
选定几个专题作为教学重点
  可选定几个专题作为教学重点,不在六首诗上平均用力。
  1.杜甫诗是最好的诗律教材。而且他又是一个生逢乱世的悲情诗人,诗意境深远,内容深刻,可以此为重点讲述。
  2.可围绕王维的诗带领学生领略唐人山水诗的意趣,可考虑以此作一个专题来设计教学。
  3.可围绕《蜀相》《书愤》分析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社会角色等一系列文化现象,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关于用诵读法和比较法讲授本文的建议
诗歌教学的主要方法是诵读法,因此本课八首诗在教学时也应采取诵读法。注意读准节奏、重音,在抑扬顿挫中体味鉴赏诗境。
《山居秋暝》最能体现王维“诗中有画”这种诗歌特色,因此在教学时,除反复诵读外,还应让学生想象,描述诗中画境,注意画面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意境清淡的特点,这样才能体会到诗境的美,领会到诗人宁静淡泊,决心归隐的心情。教师还应补充几首王维同主题同特色的诗供学生欣赏品味。
《登高》、《蜀相》可以同时进行。两首诗的背景及主题有相同点,景物描写的诗句能体现杜诗沉郁顿挫之风,宜反复诵读体味。《登高》,教师要引领得多一些;《蜀相》,学生自读即可。
《越中览古》和《石头城》可用比较法鉴赏。前者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写怀古之情;后者寓情于景,寄托国运衰微之感。
《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两首诗体现着陆游不同的诗歌风格,也可比较教学。
《锦瑟》在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体味诗境,切忌把诗分解得支离破碎。另外,教师可介绍一些李商隐的“无题”诗。

《登高》思路分析
全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在首联中,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调颇为清冷的画面:深秋时节,风急天高,猿猴哀鸣不已,渚清沙白,水鸟飞舞盘旋。整幅画,颜色清冷,又配以猿猴的哀鸣之声,使人读来颇有寒意。
颔联特写落木和长江,诗人写登高所见之远景,视角开阔,意境深远。出句写树叶飘落这一深秋时节特有的景物特点,“萧萧”摹其声;对句写长江水奔腾不息奔涌而来,“滚滚”状其势。二句又分别以“无边”、“不尽”来强化画面表现力,使人顿生悲秋之感,惜时之叹。在诵读时,“萧萧下”和“滚滚来”要读得慢一些,拖长调子,以突出其意境之辽阔深远。这两联,诗人借人耳闻目睹之秋色秋声,描写自己落寞郁闷的情怀—时至深秋,树叶飘零,不正如自己飘泊无依的凄凉晚景吗?看那长江水滚滚东逝,怎能不联想到韶光易逝,又怎能不生发出老而无所作为的沧桑感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