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2004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14 12:20: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8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古诗文默写(10分)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官归京》)
3.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5.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赤壁》)
6.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桃花源记》中有成语“豁然开朗”,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                 。
8.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
  格化。请写出与月有关的两句诗:
                 ,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本文选自《        》,孟子,名      ,是春秋时期著名的    家,
         家。(2分)
10.指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2分)
①有所不辟也(    )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    )
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②蹴尔而与之(    )
③妻妾之奉(    )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
12.“所欲有甚于生者”指是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指的是      ;因
此,为了义可以          ,为了反对不义可以            。
  (后两句用原文语句回答,不得超过限格。)(2分)
13.依据本文内容,写出与下面一句话相对应的句子。(2分)
一 箪 食,得 之 则 生,呼 尔 而 与 之,行 人 弗 受;
       ,       ,       ,       。
1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里所说的“心”指的是什么?(1分)
15.“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是一种类比的方法,作者所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2分)
16.孟子曰:“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为什么“不用”呢?请结合实际,简要说明原因。(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