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鉴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2/18 18:04: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7020字。
  《论语》鉴赏
  [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是西周乃至上古文化的继承者和集大成者,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孔子的学说,涉及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思想等为政治国、立身处世的一切方面,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孔子思想的主.要精华有:①“仁”的思想;②“孝”的思想;③“礼”的思想;④中庸思想;⑤天命思想;⑥教育思想。孔子的思想主要汇聚在《论语》中。
  一、“仁”的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仁”的涵义十分广泛,所谓仁者,即“爱人”,就是爱别人,但最重要的是爱父母。故其爱是一种有等级的爱,和墨家打破宗法礼教的兼爱是对立的。我们千万不要把它们混为一谈。
  孔子对于“仁”的标准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说,“刚、毅、木、讷,近仁”;他认为仁包括了恭、宽、信、敏、惠,“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阳货》)。孔子还对仁者的特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他曾对仁者这样描述:“……仁者静……仁者寿”,“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意思是仁者性好静而且长寿;仁者对艰难的事抢先去做,对能获利的事便退居人后,这样便可以说是具备仁德了。他认为只有仁人才能正确地对人好恶,“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他还说志仁可以无恶无过,“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
  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为仁的愿望,因此,他说“仁者,人也”;但要达到“仁”的境界比较困难,不仅必须做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而且不能“巧言令色”(《学而》)。当然,“仁”也并非高不可攀。孔子曾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这就是说,为仁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他提出了“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的信条,并且明确告诫弟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
  仁者运用“恕”来行道。“仲弓问仁”(《颜渊》),与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卫灵公》),孔子均答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这种以“恕”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