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2/15 16:58: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9640字。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必修Ⅰ)
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叶冬波 审题人:侯凤兰
第Ⅰ卷 阅读题(64分)
甲 必考题
一、 古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下列句中“为”字与“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B.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何辞为
C.复为慷慨羽声
D.(太子)乃为装遣荆轲
2.下列句中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为之奈何
B.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C.群臣侍殿上者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下列对“易水诀别”部分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暗示荆轲此去危险重重,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B.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雄壮气氛。
C.作者通过环境、歌声、神态、行为的描写,烘托了一幅悲壮的送别场面,能招来人们普遍的激烈情怀,唤起人们身受同感的共鸣。
D. 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虽不足百字,却感人肺腑,撼人心魄,是刺秦的高潮。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①,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②。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③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