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给予我们的辩证话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古代寓言故事给予我们的辩证话题
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其一就是审题立意要准确。再者,就是全方位备考,材料的多样性、丰富性、全面性,也是全方位审题立意的一个方面。
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古代寓言和成语故事,以挖掘其中的辩证话题。
1.《周易》
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原文:“天行健,君予以自强不息;地乾坤,君予以厚德载物。” (《周易·乾》)
含义;人要自强不息,要用优秀的品德做人做事。
辩证话题:道德与社会的发展(强调以德治国)
②日中则昃
原文: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人乎?
(《周易·丰》)
含义:比喻事物盛极必反,
辩证话题:事物盈亏与发展(强调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重视人的作用)
③契若金兰
原文: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气味)如兰。 (《周易·宋辞上 》)
含义:比喻朋友交情的深厚。
辩证话题:合作与发展(强调入与人、国与国的合作)
④穷则思变
原文: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穷则思变,变别通,通别久。 (《周易·宋辞下》)
含义:事物行不通时,就要考虑变更新方法。
辩证话题:固步自封与穷则思变(强调“变”是永恒的)
⑤安不忘危
原文:危者,安其位者也(倾危之患,是由于一向安于其位,不戒备危险造成的)。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一 向自恃其治)。是故君予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周易·宋辞下》)
含义:太平安定之日,应居安思危,不可麻痹大意。
辩证话题:忧患意识与现实社会(强调居安思危)
⑥殊途同归
原文:予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周易·宋辞下》)
含义:比喻人虽各有所务,但趋向一个目标。
辩证话题:事物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强调生活的多样性)
2.《尚书》
①民为邦本
原文: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卑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五子之歌》)
含义:尊重人民的力量,以人为本,以民为本。
辩证话题:人文关怀与长治久安(强调以人为本)
②玩物丧志
原文: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人的思想及言论都要合平正道)。不作无益害有益(不做对人无好处的事,危害有益的事),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 (《尚书·旅獒》)
含义:贪图某种玩好,会使人丧失志向。
辩证话题:志向高下则前途迥异(强调志向的作用)
③功亏一箦
原文:不矜(顾惜)细行,终累(牵连)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旅獒》)
含义:做事要注意细行,不要半途而废。 (《尚书》)
辩证话题:细微之处与成功的关系(强调抓小事)
3.《左传》
①救灾恤邻
原文:开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
含义:表示邻国间的互助义务。
辩证话题:邻里关系与稳定大局(强调人与人的互助)
②祁奚荐仇
原文:祁奚诸老。晋侯向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午,祁奚之予也)
含义:推荐他的仇人为后任,为人不怀私心。
辩证话题:感情亲疏与事物的认知(强调不要用感情去看待事物),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③多难兴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