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传》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2/4 10:41:3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220字。
  《刺客列传》教案
  Lq0831
  学习目标:
  1.积累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3.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4.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学习重难点:
  1.积累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先行性知识:
  补充介绍: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
  对荆轲刺秦王的不同评价
  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始速祸焉”。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刘伯承将军挽叶挺诗“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未尝不含褒荆轲之意。当年唐雎当廷怒斥秦王时曾经说:“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荆轲是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但专诸、聂政、要离的行刺纯属“士为知己者死”,而荆轲则基本上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国家大事”。
  学习过程: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A级)
  曩者()以术说卫元君()酒酣()殽()
  受而舍之()晏()心惛然()燎()
  雕鸷()骐骥()驽马()偻行()
  吾形已不逮()淬()揕其匈()扼腕()
  濡缕()矐其目()箕踞以骂()
  二、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B级)
  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