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珠与珍珠》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泪珠与珍珠》
南京溧水第二高级中学 陶俊杰
[阅读导引]
作者开头引用冰心的文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说明当时只“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作为铺垫,在此基础上升华开来,进一步写出“探亲文学”中所蕴涵的那份情感。
[课文分析]:
这是一篇抒情性极强的散文。字里行间抒发出台湾人民,数十年来内心所遭受的海峡两岸骨肉分离的愁苦,企盼祖国早日统一,对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能骨肉团聚,感慨不已。然而,文章妙就妙在全文只字不提海峡两岸骨肉分离的愁苦,只写眼泪。写“老泪横流”,写“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她的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写“我满是泪痕的脸”,还写“天使的眼泪”和观音的眼泪。现实中的眼泪和虚幻中的眼泪,让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台湾人民数十年来内心所遭受的海峡两岸骨肉分离的愁苦。文章的确有“言在此,而意在彼”之功能,使人联想绵绵,十分耐读。最使人惊心的还是杜甫那“眼枯见骨”的四句诗的引用。“草自使泪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总无情”。不但将台湾人民的骨肉分离的悲苦,酣畅淋漓的表现了出来,还揭示了造成这种骨肉分离的悲苦的原因——统治阶级的人为因素。站在历史的角度、站在民族统一的角度来读这篇文章,我们深深的感受到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至深的感情。
[教学设想]:
本文属于散文小品,情韵雅致,境界自然。教学当以鉴赏,学生自读为主。
[教学目标]:
1. 揣摩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 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 把握文章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语言的特点
2. 领会作者文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讲解、小结
[教学准备]:
投影胶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一段时间热播的一部电视剧,叫《橘子红了》。相信大家都应该看过了。对于故事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