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新教育的认识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联合国发展权利宣言》中指出:“发展权利是每个人不可剥夺的人权,每个人及各国人民均是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发展,在这种发展中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都能获得充分实现。”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的现代教育中必须实行创新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创新是我们民族的灵魂,现代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创新的体现是一个“创”字,而关键则在一个“新”字。因为“新”的结果,“创”是过程。就目前语文教学现状来说,大部分老师仍是旧酒新瓶,管你新教材老教材,你改你的,我教我的,但我们现在的教育是由以前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那么,创新则是现代教育的根本。因为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前提条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准的标志。
创新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它与我们提倡过的愉悦教育、主体教育、个体教育等是交融相通的。开放的社会,多无化的文化是要求我们在教育中不能再实行一支粉笔,一本书本,一册教案式的教学。教育应该创新,这是广大学者的共同认识。
在日常教育中,有的同志总是将“创新”片面化,简单化,一味追求“创”,一味追求“新”,而忽略了教材。譬如,有的老师教《猫》这一课,就一味的脱离教材,自认为是“人无我有”,结果却是变得画虎不成反类犬,学生学了竟不知学些什么,如此能叫创新吗?我们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于是乎各种时刻,各种课堂,无论适不适合,多媒体就铺天盖地而来,完全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教师却成屠户难道这也叫创新吗?联合国均衡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依曼说:“今天教育的内容80%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因此创新也必须建立在书本的基础上去创新,去培养学生思维,否则再多的手段便只是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教育目标并非一成不变,而要与时俱进。“如果教育要继续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能够运用智慧和精力去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它就必须克服自满和墨守成规的缺点。教育必须经常检查它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那如何在现实教育中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呢?我们必须对教材与教法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具有“批判性的思维”、“创新能力”、“独立生活和合作能力”的新一代中学生。
以前我们的教育就是教师站在三尺讲台,无论你学生如何,我自岿然不动。现在我们必须转变这样的观念,多多思考一下我们的教法,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怎样才能做到知识传授+思想、情感交流+智慧能力的培养+个性塑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