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说课稿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1/16 23:00: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60字。
  《荆轲刺秦王》说课稿
  【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在“新课标”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被选入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通过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抒发了对荆轲的赞美。学好这篇文章,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和正义行为,可以感受荆轲这一悲剧英雄的人格魅力,还可以利用古今视界差异,激发学生读出新意,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并在这方面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知识与技能:
  ⑴ 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断句和翻译的能力。
  ⑵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依据:课标指出“阅读浅近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中举一反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设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能力。
  依据:目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刻骨铭心在自己的脑海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依据:“理解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论的要求: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统一。”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1、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从对话、动作、神态的角度入手,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和正义行为。
  依据: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2、难点: 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依据: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很可能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失之偏颇,无法认识到刺秦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利用影视资源,通过多媒体进行文稿演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