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欣赏题例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1/13 23:49:2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570字。
  中考古诗词欣赏题例析
  一、归园田居 陶渊明 (东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 这首诗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社会中失去自我。
  二、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 唐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答:“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乎与岸平的情景。
  “几处”“谁家”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
  “早莺”“新燕”说明鸟儿刚刚从南方飞回。
  “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
  “浅草”“才能”表现了小草刚刚萌发的情形。
  2.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 绿杨阴里白沙堤
  3.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答:第二联主要从动态方面(候鸟的变化)描写,第三联从静态方面(植物的变化)描写
  3.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 初春西湖生意盎然 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4.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5.本诗第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_早莺争树,燕啄春泥,乱花迷眼,草没马蹄 。
  6.在前六句诗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杨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这种写法叫留白,诗贵在含蓄,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7.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答: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