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性•至理-漫谈高中课堂教学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8/25 19:2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至性•至理
——漫谈高中课堂教学
安溪一中
2003年10月17日

有一种“老母鸡”理论,把母鸡分为四类:只会下蛋,不会咯哒;既会下蛋,又会咯哒;不会下蛋,也不咯哒;不会下蛋,又想咯哒。今天,我可能就是那种不会下蛋,又想咯哒的老母鸡,不自量力。因为虽然在高中教学的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但对于如何应对高中教学,至今,我仍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越教越糊涂。在座的老师中,比我年长的有许多是我的师辈,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比我年轻的又是刚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的富有朝气的年轻教师,有着精深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因此,如若在此奢谈教改理论,那么无异于班门弄斧。但是被赶的鸭子总得上架,因此,搜肠刮肚,想跟大家谈谈课堂教学的话题。
曾经看过这样的教学案例:上海一所知名中学的一位知名老师精心准备了一堂教学公开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答如流,最后一句话讲完,下课铃声适时地知趣地为她响起。听课的中国专家、老师一致叫好,只有三个美国校长缄默不语。直到美国校长临上飞机时,中国记者实在憋不住,要求美国校长对这一堂课作一番评价,没想到他们憋出一句话:“学生都掌握了,这堂课还有上的必要吗?”这句话虽然别扭,却发人深思,体现了中美教育理念的差异。
有一个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学者,把自己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上小学。没想到儿子从学校带回来一个连中国的博士生未必敢做的天大的题目《中国的昨天和今天》,又一个没想到的是,这个孩子竟然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几天之后,打印出了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甚至还象模象样地分出章节,开列出参考书目,这可是我们中国学生在攻读研究生之后才开始使用的写作形式!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学校要求所有结题报告都用统一的格式打印,但我们的学生强调更多的是困难。是美国的基础教育不知天高地厚,还是中国的孩子僵化呆板呢?其实,这和课堂教学方式的差异紧密相关。在美国,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在中国默默无闻的“小绵羊”。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思维的活跃,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
鼓励是一个"金苹果"带着好心情去上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新课程下课外练习评析“四步曲”

教学    2003-10-08 16:08:30
 
□ 汪 强

  课外练习是巩固和延伸课堂中所学的基本知识,检测和评定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有效途径,即便在新课标下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教师们通过批改,能及时获取反馈信息,进行回授教学,而回授教学的形式则表现在对这些练习的评析上。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为了让学生将错题弄懂,教者常采用传统的“自我评讲”模式,卖力地讲解着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练习评讲方式,教师占主动,学生在回授过程中则是听众,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身处其中丝毫体验不到经过独立思考后所获得的成功乐趣,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订正时只满足于将错题的答案填写在空白处,完成订正任务,而不去进行积极的思维,回授效果并不理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