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30个字。
2010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
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18分)
1.大自然是人类亲密的家园,是人类永恒的居留地!当我们聆听自然之声,观赏自然之景时,我们的心灵或变得柔软,或引起震颤。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汉语中涉及自然景物的成语很多,比如“春色满园”、“山重水复”、“风起云涌”,请你再写出两个与自然景物有关的成语(不能抄用试卷中出现的成语)。(2分)
(2)删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2分)
清风明月本无价,临近的水渺远的山,皆有情意。
改后为:清风明月本无价,▲。
(3)在生活中,你一定听过风声、雨声、虫唱、鸟鸣……请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声音加以描写(不能抄录试卷中出现的句子,50字左右)。(2分)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4分)
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据调查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客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①两则材料反映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3.许多有创意的广告巧妙利用汉字的特点,让人过目不忘,起到了超乎寻常的宣传效果。有一则宣传“臭豆腐”的广告是:臭名远扬,香飘千里。请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2分)
4.中国民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热爱飞行,他们的终生牵挂的梦想就是飞起来,飞离地面,像那鸟儿一样,飞向空中……他们绝大多数是经济并不宽裕的农民,有人说“农民造飞机,吃饱了撑的!”有人赞许这种行为是一种“飞行精神”的体现!假如你参加“腾讯网举办的大型‘嫦娥辩论会’中的这场辩论,你会发表什么看法呢?(2分)
5.初中三年,你已诵读了不少优秀古诗文,请按要求默写。(4分)
⑴,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诗是写意的画,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奇丽的山水;诗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歌,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志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壮志难酬的感慨。
(3)台湾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我们都渴盼着祖国的统一。可有些台独份子却肆意妄为,四处散布分裂祖国的言论。请你写出一句表达你心愿的古诗词句子。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共42分)
(一)欣赏下列诗歌,完成6——7小题。(4分)
饮酒[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①?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诗中的“见”能否改成“望”,为什么?(2分)
7.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