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题,约6910字。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九中学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
命题人 攀枝花市第十九中小 夏川云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性试题)和第Ⅱ卷(非选择性试题)。全卷共10页。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8页。全卷总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性试题 18分)
一、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答案标号涂到答题卡上。(1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恣睢zī 牡蛎lì 栈桥zhàn 鞭笞chī
B、缟素ɡǎo 崩殂cú 社稷jì 拮据jū
C、煞白shà 愕然è 嗤笑cī 谀词yí
D、扶掖yè 襁褓qiánɡ 舴艋zá 霹雳l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言行相顾 断章取义 强聒不舍 心无旁骛
B、铬尽职守 自之知明 恼羞成怒 重蹈覆辙
C、神情恍惚 荡然无存 花团锦簇 棱角分明
D、一抔黄土 涕泗横流 怒不可遏 歇斯底理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时代。
B、能够以客观的现实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C、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地絮叨。
D、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4、下列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星星变奏曲》这首诗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它以情境的变换来丰富“星星”的意象和深化追求光明的主题,正如音乐中主题与变奏的关系,因而是一首名副其实的“星星变奏曲”。
B、《敬业与乐业》一文,作者针对演讲的对象是一群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引用古籍名言时常用通俗的话进行解释;非常注意结合演讲时的情境和观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