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十二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1/1 21:26: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330字。共4周。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12月第一周)
  周一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t ):闯进门来。闼,小门。
  阅读训练
  1.“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2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
  2010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12月第二周)
  周一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阅读训练
  (1)填空:“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____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____季节的一种_____气氛。
  (2)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参考答案:
  (1)(离散、漂泊;暮春;哀伤、惆怅)
  (2)(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周二文言阅读
  爱  莲  说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十二月第三周)
  周一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阅读训练
  ①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②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参考答案
  ①答案要点:《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十二月第四周)
  周一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阅读训练
  (1)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
  参考答案
  (1)答: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木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