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同步练习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0/28 20:30:3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60个字。
  16.南京大屠杀
  四川省安岳中学李秋水
  自主积累
  一、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蛊惑(gǔ )寻觅( mì )悚然(sǒng )
  B尸骸(hái  )蹂躏(róu lìn )燕子矶(jī )
  C徘徊(pái hui )撰写(zhuàn  )蹒跚(pán shān)
  D狰狞(zhēng níng  )绑缚(fù  )熙熙攘攘(xī )
  二、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1.残绝人寰(    )2.步覆蹒跚(    )
  3.凶神恶熬(    )4.逝者如失(    )
  5.大肆喧传(    )6.惨不忍赌(    )
  7.面目狰宁(    )8.振惊世界(    )
  三、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意义。
  ⑴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绝望的呼叫声。()
  ⑵1937年南京大屠杀时,她遭日本鬼子蹂躏。()
  ⑶大江东去,逝者如斯夫。()
  ⑷那该是何等令人发指的罪行!()
  ⑸成千上万的日本青年受些蛊惑()
  ⑹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
  四、画线词语在句中含褒义色彩的是()。
  A两个杀人狂被化成了“英雄”和“武士”。
  B那么田中军吉简直比恶魔更凶残。
  C山坡上早已站满了端着刺刀凶神恶煞的日军。
  D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又给寻觅旧时容颜
  五、填空。
  《南京大屠杀》的体裁是,它兼有和的双重特征。“报告”要求,不能。“文学”要求人物、事件,有一定的
  加工。
  能力训练
  六、作者为什么要以一个老太太的经历来开始文章的写作?
  答:
  七、请对南京大屠杀发生的原因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
  八、作者在文中写道:“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应该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答:
  九、课文引用了美国护士的日记,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以及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的查证等大量史料,请问引用这些资料有什么作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